佳作 / 李俐萱 / 雪兰莪

回望长安

“一百年的中国要看上海,一千年的中国要看北京,五千年的中国看大西安……”耳机里单曲循环着西安街头的《大西安》,流连忘返的我独自坐在回国的飞机上,从舷窗再次俯瞰西安城里的耀目灯火,心里默默道了声“再见”,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因为TVB的一部《寻秦记》,而沉醉于穿越成为一名少侠的13岁,纵使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倾注了最丰满的想象力,却也未曾料到,在19岁的这年,竟能这般奢侈地做了一场新奇且自由的浪游梦。

3月6日的傍晚,我坐上了飞往中国西安的航班。藏身于三万英尺的高空近5小时后,舷窗外突然出现一个光点并逐渐放大,直至灿若繁星。那一刻喜出望外的我相信:“今夜的‘星空’,与众不同”。

快步走向出站口,在上海留学的表姐手握两罐“冰峰”汽水款款而来,一路把我从机场拉到她早已在订好的湘子门国际青旅门前。此时略胜一筹的生物钟,让我们看上去满脸倦容,不曾想合力推开青旅大门的瞬间,竟有如时空穿梭。四四方方的庭院,四四方方的天空,雕梁画栋的连廊,精雕细刻的门窗。在这新奇有趣却又似曾相识的中国古装剧般的环境里,肾上腺素奋起给了生物钟一记重击。

清晨踏出青旅大门,饥肠辘辘的我们直奔西安东郊的马奎肉丸胡辣汤店。面对店门口长长的等待队伍,我竟一改平日的焦眉苦脸,一脸笑容并大步流星地向队伍最后走去。进到店里,我们学着西安人的模样叫道:“老板娘,两碗辣汤,两个牛肉馍”。系着花围裙的老板娘立马提着长长的大钢勺,掀开木制的桶盖,白烟一涌而出,长勺在桶里搅动几下,一勺勺黏糊糊的汤羹顺滑的注入碗中,其中夹杂着白色和黑色的条状汤料等。我们学老板娘用小勺子搅动着碗里的黏稠汤羹,随着白烟扑鼻而来的,是胡椒的辣味混杂着中药味,令我们眉头一皱。友善健谈的老板娘知道我们是外国人后,耐心地和我们解释这通透的深褐色汤羹里,夹杂着黑的木耳丝、黄的豆腐皮、白的细粉、绿的海带丝和青菜丝,还有面筋、花生和牛肉碎;汤底则是用包括黑胡椒、红辣椒等多种药材与羊骨高汤一起煲的。听完我硬着头皮往嘴里迅速送了两勺,胡辣汤里的辣明显区别于咖喱或纯辣椒的辣味,面筋和细粉十分弹牙,从喉咙顺滑到胃里,一路都能感受到它的热辣,而中药味却弥留在口腔里,迟迟不愿散去。大概是看我们还能接受,老板娘又教我们升级版的西安套餐:“汉堡之祖——肉夹馍”配着胡辣汤一起吃。可肉夹馍又不同于汉堡,看着有点像加热的馒头中间夹着腊肉条,这难道不应该叫馍夹肉吗?心里疑惑着,可却丝毫不耽搁嘴上的动作,一大口咬下去,馍的外皮竟是脆的,中间却很松软,里面的腊肉喷香流油。胡辣汤和肉夹馍两者混着吃,确实让我们口舌生津、胃口大增。沉迷于这道地的西安吃法后,只见我们出奇一致的一手拿勺,一手抓饼,吃得吸溜不止,通体冒汗,大快朵颐,直呼过瘾。“胡辣汤+肉夹馍”成为我之后每一天的的口腔高潮、味觉狂欢。

一顿“汤足馍饱”后,随即拼车前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人在车中坐,内心却冲出时空,作为《寻秦记》的死忠粉,秦始皇大概是我涉猎最多的历史人物,这次我竟然真的要寻一回项少龙了。在秦国统一之前,王公贵族死后确实是用活人陪葬,陪葬的除了奴役仆人,甚至还有心爱之人。尽管秦始皇生前做过将读书人活埋的事情,但也是他首开先河,用陶土做的人俑代替活人去陪葬,废除了活人殉葬,让更多的人得以存活。

步入博物馆一号大厅,纵横排列雄姿英发的兵马俑赫然入目!数千年前大秦帝国的强大军团,众多的兵俑排列成一种方阵,步兵和车兵分别分为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个部分,整齐有序的承担着各自冲锋、进攻、防御等职责。博物馆二号大厅里,四匹马为一排的骑兵阵,骑兵站在马的左前方,器宇轩昂,威风凛凛。还有三号坑作为一、二号坑的后方指挥。步兵、骑兵、车兵、指挥,在没有飞机和航母的冷兵器时代,秦国的指挥系统和兵工兵种在当时是最先进全面的,如此严密坚固的军阵布局,正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相比于军队战马,最吸引并震撼我的还是博物馆中的铜车马。据博物馆的讲解介绍,小的铜车马是负责开道的,大的铜车马才是秦始皇坐的专车,古代叫辒辌车。车身分前后两部分,就像今天汽车的前后排,但前后并不相连,是两个独立的空间,前面较小,是司机坐的地方;后面宽大,是皇帝乘坐的地方。三窗一门,全部可以自由开合,“开之则凉,闭之则温”,给车内起到调节温度的效果。车前的四匹马,每匹马都有六颗牙齿,是为了表示它们都处于精力充沛的青壮年。最右边的那匹马的头顶上会弄一个叫“璎珞”的头冠,这是古代皇帝专车的马才会有的装饰物,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然而这辆大铜车马的尺寸还只是真实车马的二分之一,人、马、车全部用青铜仿制,并配有大量的金银饰件,经过了多重工艺加工手法,即使是在今天,要制作出如此工艺的铜车马,也非易事。走出秦兵马俑博物馆,独自呆坐一旁,来时的兴奋早已消失无踪,徒留被宏伟壮观的景象和盈千累万的故事不断冲击碰撞,在一颗深感骄傲又热血躁动的华人之心底。

还未到西安回民街,丝丝食物的香气仿佛一双双招魂手,我竟不自知的走的快了些。转入一条大概500米深的小街,若不是街内人潮涌动,应该一眼便能看到底。大概走了不到百米,发现这里的食物竟和我们的马来菜有些相似,几乎处处皆是清真小吃。随意与店家聊天得知,原来他们都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回族,回族和马来人一样是穆斯林教徒,每周五也会去附近的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做礼拜。说起这座化觉巷清真大寺,店家很是自豪的说,那是从中国唐代建成至今的,它不止是穆斯林教徒的荣耀,也是如今中国政府极力保护的历史文物。政府每隔几年便会修缮维护。而整个回民街其实是附近多条街道的统称,店家他们从1990年开始在这里经营清真餐馆,也叫来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帮忙,有些回族朋友后来也自己开了餐馆。陆陆续续的,西安的清真餐馆基本上都集中在这几条街里。来这里的顾客渐渐从回民变成现在基本都是西安人和中外游客。愉快的挥别店家,在回民街区内走街串巷,除了令人垂涎欲滴的各色小吃,我们更感慨于这里回族和汉族的亲善融洽。这种场景,我只有在槟城看到过,在吉隆坡是极难见的。

从回民街其中一条路出来,有个地下通道通往鼓楼下方。一路深入通道,经过了不少民间弹唱歌手,甚至地下乐队。我们驻足在一个弹唱歌手前,歌声或许十分情深动人,但我已然被他音乐盒里的那张支付宝二维码吸引了目光。歌声完结的那一刻,我的身边突然伸出数台手机,又不约而同的在“滴”一声后迅速消失。等我回头细看,留下的只有人群里潇洒而去的匆匆背影,和我们二人的面面相觑。在西安的行程中,最常遇见的不是各式姿态的兵马俑仿品,不是令人嘴馋的胡辣汤、肉夹馍,甚至不是满街高挂的大红灯笼,而是随处可见的支付宝二维码。从购物中心,到路边小贩;从六十旬长者,到十六岁少年;从衣食住行,到娱教医养。中国已经依附智能手机为载体,真正将科技引入生活从而实现便利。

从鼓楼向南,一路边走边拍照,不知不觉就到了古代西安宫城的正南门,也是如今东南西北环绕西安的中国明代城墙中,保存最完整的城楼。此时华灯初上,站在永宁门下,从城墙根仰视这座城门楼,简单古朴的青石灰瓦,却让我们感到恢弘而肃穆。夜晚的城墙似乎散发着孤独,抚摸着城墙登上永宁门,我们被城内城外宛如两个世界的景象震惊了,城内是暗朱红色的古老宫殿,城外则是五彩斑斓的现代商业大厦,历史的厚重沧桑与现代的精彩活泼正激烈碰撞,但城内城外却又好似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默契,互相衬托着对方。这一刻,西安的美丽与包容、低调与庄严,再次震撼了我们。

回到青旅,我与表姐抵足谈心。表姐觉得她已经习惯了中国的生活,习惯了人潮涌动和红火热闹;认识了三两好友,随时出门约饭小酌;更重要的是,她早已习惯了在不断紧跟中国或大或小的飞速变化中见证历史的快节奏生活。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我,不禁开始思考,我对中国的莫名好感,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情结呢?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佳作-郑彩君-西北环线之旅
佳作-邹慧芳-飞吧海棠花